

每日金融市場分析
摸清最新市場走向
掌握各類投資策略
熱點時評 | 兩筆注資未對症,英特爾「箱頂之戰」有點難

本週二(8月19日),科技股打破美股的「夏日寧靜」,龍頭公司大都疲軟、拖累大盤顯著回挫,只有英特爾在晶元股中一枝獨秀。
Zheng府或成最大股東
軟銀集團的投資和美國官方入股的預期,已讓英特爾股價在上周收穫可觀漲幅。
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週二稍早證實,Zheng府正就入股英特爾約10%股權進行討論,或將通過《美國晶元與科學法案》的部分或全部撥款轉換為股權來實現。
盧特尼克和陳立武 來源:網路
據悉,盧特尼克正在「敲定英特爾股權的細節」,以促進「國家安全」和供應鏈迴流——英特爾的代工業務將為白宮引入保持美國先進晶元產能的途徑, 從而制衡台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。
一旦交易達成,美國Zheng府將成為這家深陷困境的半導體巨頭的最大股東。 同時特朗普推動罷免英特爾CEO的風波也因此出現戲劇性轉機。
自從英特爾錯過2007年iPhone亮相所掀起的移動運算設備革命后,公司在AI熱潮的晶元製造領域落後更遠。
Zheng府成為美國私營公司重要股東並非沒有先例。 2008年次貸海嘯爆發時,TA們曾向通用汽車注資近500億美元,以換取後者約60%的股份; 而這些股份最終出售時,造成了約100億美元的損失。
軟銀卡點試投20億
另一方面,日本軟銀集團“卡點”在周一宣佈以每股23美元的價格向英特爾投資20億美元。
英特爾得到了一直以來所渴求的東西:可以量化的市場資本信心。 23美元的定價(略高於週二市價)並非軟銀的盲目試探,而是長期合作的信號,同時也給二級市場的短期股價劃定了波動區間。
自英特爾新任CEO陳立武3份月上任以來,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多次與之會面,討論潛在交易方案。 知情人士稱,達成週一的交易之後,並不排除未來就英特爾代工業務達成更大規模合作的可能性。
Moor Insights & Strategy的首席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表示,軟銀的公告為政府和其他機構的投資鋪平道路。
他認為,英偉達、AMD、Broadcom等晶元製造商,以及微軟、亞馬遜、Alphabet等有晶元業務的公司都有可能成為候選者。
反過來此舉也凸顯了軟銀公司在晶元領域的雄心壯志。 不過軟銀股價在周一東京市場跌逾5%,凸顯市場觀點與孫正義押注晶元業務的做法存在分歧。
注資恐未「對症下藥」。
有分析認為,政府注資並非是英特爾能夠追上其他競爭對手的有效方案。 事實上,Zheng府投資與股東的需求截然相反。
陳立武在2季度財報發佈的電話會議上曾表示,公司將轉而追求具有切實投資回報的專案。 但在政府入股後,英特爾很難減少對外投資,也意味著註定無法規避那些資本使用效率低下的專案。
而且公司以股權換取《晶元法案》資金的做法可能是一筆糟糕的交易,英特爾原本可以免費獲得法案資金,但現在卻需要為此放棄10%的公司股份。
行業研究公司Bernstein的分析師Stacy Rasgon認為,為了讓英特爾的業務和股價復甦,相比資本,他們更需要的是客戶對產品的興趣。
目前英特爾位於俄亥俄州的晶元生產線的建設預估成本已經達到280億美元。 因為英特爾可能依然缺乏匹配生產線產能的市場需求,Rasgon深刻懷疑增加投資是否能為投資者帶來回報。
對於英特爾的股東和美國Zheng府來說,幫助英特爾改善業務的更好做法可能是“建立與台積電的合作”。
軟銀股價走勢分析:逼近中期箱頂
周線長期格局來看,英特爾過去一年在17.65-27.65美元之間形成低位震蕩箱體,消化2024年稍早的劇烈跌勢。
英特爾股價周線圖
雖然過去一兩周的上漲將價格帶到區間高段,但距離突破箱頂仍有大段空間。
日線圖上,股價在7月高點24.00-27.65劃定了即時支撐阻力。 相比之下,下方24.00支撐硬度較弱,如果跌破,市場當前挑戰中期箱頂的勢頭將趨緩。
英特爾股價日線圖
隨後22.00接近箱體中樞,股價在近期震蕩過程中多次形成波段轉折,跌漏將完全打破股價的強勢傾向。 再往下,19.00一線也曾多次封閉股價的下行空間,該位是17.65箱底上方最後的阻跌屏障。
需留意日線RSI指標已逼近70的超買線,可能為多方衝擊27.65箱頂提升難度。
但若衝破,升勢將繼續挑戰去年上半年谷底29.75;而突破30關口將成站穩中期箱頂的有力背書。
免責聲明: 本文內容為個人觀點和想法,不構成個人和/或其他投資建議和/或提議和/或邀請進行任何金融工具交易和/或保證和/或預測未來的業績。FXTM富拓公司及其網路聯盟商、代理機構、董事、管理人士或職員不保證任何資訊或資料的準確性、有效性、時效性或完整性,對基於以上資訊進行投資造成的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。'